吊索上的“能量补给线”
来源:
作者:李爱民
日期:2025-09-24

8月以来,受持续强降雨和洪水冲击,盈江通往太平江电站的吊桥被冲毁,电站与外界交通一度中断。为保障电站50余名职工的基本生活,云南联合公司迅速组织建立临时物资运输通道,每周通过吊索吊篮将米、面、粮、油、肉蛋菜等生活物资输送至电站,形成了一条特殊的“能量补给线”。

跨越险阻 物资运输全程艰辛

每到周五,盈江基地办公楼前摆满蔬菜、肉类、大米、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。经工作人员逐一清点装车后,满载物资的运输车辆从县城出发,沿着蜿蜒山路驶向江边。沿途桥梁受损严重,部分路段需通过临时便道通行,几十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三小时以上。

抵达江边后,当地村民与工作人员组成临时搬运队伍,将沉重物资装入背篓,弯腰负重,缓慢运至河岸。吊桥遗址上,仅存的混凝土平台和钢架吊索成为唯一运输设施。物资装入吊篮后,需数人合力拉动拉绳才能渡江。炎炎烈日下,参与人员汗水浸透衣衫,但仍反复往返,直至所有物资顺利运抵电站。

多方协同 保障机制高效运行

物资补给工作不仅依靠公司职工的全程投入,还得到了边检部门的协助与监督,以及周边村民的积极配合。公司管理人员提前编制物资需求计划,统一采购、运输、清点,确保物资充足、分配合理。补给工作已形成稳定机制,成为电站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。

坚守岗位 一线职工担当有力

在物资运输异常艰难的情况下,太平江电站职工始终坚守岗位,确保机组稳定运行和安全生产。他们把艰苦条件视作磨砺,把责任使命放在首位,以实际行动守护着电站的安全与光明。

一条吊索、一只吊篮,承载着的不仅是生活物资,更是公司对一线职工的关心和支持,也是全体员工团结协作、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。面对复杂环境与艰巨挑战,云南联合公司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坚韧精神,坚定守护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9-25 14:22:30